广州地化所:单细胞水平下研究不可培养功能微生物的新技术-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

科研进展

广州地化所:单细胞水平下研究不可培养功能微生物的新技术

  
传统的dna-稳定同位素探针(dna-sip)技术,可识别真实环境中发挥降解作用的功能微生物。但是,dna-sip技术只能获得功能微生物的部分dna信息,从群落水平上解析其物种组成,难以做到单一功能微生物的分离,无法对功能基因和代谢通路进行研究。这限制了这些具有降解功能的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。在此背景下,如何锚定并精准分选功能微生物细胞,获取基因组信息,进而揭示其代谢特征、挖掘其原位修复潜力,已成为环境微生物研究的热点和难点。
近期,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李继兵副研究员、罗春玲研究员等,尝试将磁性纳米颗粒介导分离技术(mmi)、dna-sip和单细胞拉曼分选(racs)技术联用,发展了mmi-sip-racs技术。他们以石油污染水体中的菲为研究对象,运用mmi技术富集降解功能微生物细胞,借助sip和racs技术锁定和分离目标微生物细胞,进而在单细胞水平上探索了这些细胞的遗传特征及降解机制。该研究显示,mmi-sip-racs显著富集了菲降解菌,并实现了代表性功能微生物单细胞的有效分离。 sip扩增子测序、拉曼光谱中单细胞的13c移位及单细胞基因组测序等结果,综合证实新鞘脂菌(novosphingobium sp.)是参与污水中原位降解菲的功能微生物。该研究并成功重建了novosphingobium微生物细胞的菲代谢途径,解析了菲双加氧酶(phn)、萘双加氧酶(nah)基因等多个新型pahs降解基因。
该研究所研发的mmi-sip-racs新方法,实现了单细胞水平上对pahs降解微生物的原位富集、识别和分离,并将特定微生物细胞的功能与基因型直接联系起来,是有效分离真实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微生物细胞的新工具。
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、广州地化所“涂光炽优秀青年学者”(a类)等项目的联合资助。相关成果以副封面文章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权威期刊《environmental science & technology》
论文信息:jibing li, dayi zhang, bei li, chunling luo*, and gan zhang. identifying the active phenanthrene degraders and characterizing their metabolic activities at the single-cell level by the combination of magnetic-nanoparticle-mediated isolation, stable- isotope probing, and raman-activated cell sorting (mmi sip racs), environmental science & technology, 2022, 56 (4), 2289-2299。doi:10.1021/acs.est.1c04952

图1.文章入选副封面
图2. 菲降解微生物细胞的原位识别和分离
图3. pahs降解功能微生物细胞菲代谢途径的重建
网站地图